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
    當前位置:華人佛教 > 佛骨舍利 > 佛舍利 >

    印度佛教史上的“八王分舍利”是怎么一回事?

    \

      釋迦牟尼佛涅槃后,弟子們依據轉輪圣王的葬禮,用金棺收斂釋迦牟尼的圣體。據傳,當時大迦葉遠游在外,聞訊趕回,悲痛不已。這時佛陀從金棺中伸出足來,大迦葉頓然意會,以首頂禮佛足,誓愿擔負弘揚圣教的大任,佛足隨即收回金棺,并自引三昧真火茶毗(茶毗,意為焚燒、燒身)。

      佛陀當時滅度于拘尸那國,佛陀茶毗后留下的舍利,為拘尸那城的末羅族王所得,不愿分與其他國王。諸國的國王得知后,商議決定以兵力強行分取,戰事一觸即發。這時香姓婆羅門前來勸阻諸王說:“你們大家常受如來的教導,都心服于如來教化,怎么能因為爭取如來的舍利而自相殘害呢?如來的舍利,應該廣布利益,現在應該將舍利分布給大家,大家回去起塔供養。”

      經過香姓婆羅門的調解,當時參加爭奪的八國國王:王舍城的阿阇世王、毗舍離城的離車族、迦毗羅衛城的釋迦族、遮羅頗的跋利族、羅摩伽的拘利族、毗留提的大梵王、波婆的末羅族與拘尸那城的城主都認為香姓婆羅門說得有理,于是推舉香姓婆羅門為代表,為大家分取舍利。香姓婆羅門用金杯量取,將舍利分成八份,八國各請回一份,建塔供養。

      據佛經中記載,這八處建塔的地方分別是:迦毗羅衛城藍毗尼園(佛生處)、摩揭陀國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(成道處)、迦尸國波羅奈城鹿野苑(初轉法輪處)、舍衛城祇園精舍(現大神通處)、桑伽尸國曲女城(從忉利天下降處)、王舍城(化度分別聲聞處)、毗舍離城(思念壽量處)、拘尸那城娑羅林雙樹間(入涅槃處)。

    精彩推薦
    污污网站线永久免费观看

    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