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
    當前位置:華人佛教 > 佛教名詞 >

    【功德】什么是功德?如何做功德?

    【功德】什么是功德?如何做功德?

    功德佛教解釋)

      功德,指功業與德行;泛指念佛、誦經、布施、放生等善事。語出《禮記·王制》:“有功德于民者,加地進律。”

    如何做功德?

      不論做功德,還是做善事,都要把握機會。社會上有一些人對于“及時行善”非常疏忽,對于“及時行樂”倒是非常認真。錢財如流水,流水一去不再回來,為什么不及時行善呢?對于做功德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,選擇自己能做到的一種。

      第一、以物質金錢來做功德:

      過去佛教設有磨坊、當鋪,乃至施茶、修橋等,以利益眾生;近年來,佛教徒也會以物質金錢做功德,支持各地道場發揮弘法利生的功能,如舉辦文教活動、慈善救濟等。另外,現代人工作忙碌,不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,有的人也會把平時的儲蓄挪出一樣獲福無量,功德一樁。

      第二、以服務奉獻來做功德:

      所謂「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!菇裉焐鐣,有一種善良風氣是很可貴的,即不少人會到各個機關團體去擔任義工,到醫院里做義工,到寺院里做義工,甚至到學校里擔任愛心媽媽;到沙灘、山林、公園里、大街小巷去掃地、清理垃圾等等,都是以服務奉獻來做功德。

      第三、以語言贊美來做功德:

      有錢,用得不當會造罪;出力,你出力、他出力,也沒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;因此,比出錢、出力更高一層的功德就是語言贊美。說好話不怕多,一家說好話,家庭和樂;人民說好話,國家安定;全世界的人都說好話,世界則能祥和歡喜。

      眾多功德中,以語言贊美最為重要,例如普賢十大愿中的「稱贊如來」;佛弟子以梵唄唱誦贊嘆佛法三寶;甚至每部經后面都有一段「歡喜贊嘆,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」等字句;釋迦牟尼佛比彌勒菩薩早成佛,就是多修了贊嘆功德。不必花任何金錢、力氣,就能做功德自利利他,是多么經濟實惠。

      第四、以心意祝福來做功德:

      或許你說我沒有錢、不會做事,也不會說話,沒關系,別人做好事時,我心里歡喜,就是最大的功德。所有功德中,以心的祝福,功德最大,因為物質的布施功德,是有形、有相、有量、有邊的,而心的祝福卻是無形、無相、無量、無邊的。

      比方說:「在三寶加被下,希望你健康快樂」、「誠心希望你;雙增」等,乃至別人做功德,我們心存歡喜贊嘆,這也跟對方一樣具有同等的功德。

    功德引證解釋

      1、功業與德行。

     、佟抖Y記·王制》:“有功德于民者,加地進律。”

     、谠·張憲《咸淳師相》詩:“諛言佞語頌功德,邊事軍聲聽寂寥。”

     、勖鳌对闪x秩兵部右侍郎誥》:“鈴閣宣勞,海上著安攘之績;蘭闈申儆,閨中宏靜好之音。功德賢均,內外恩并。”

     、趙樸初《金縷曲·周總理逝世周年感賦》:“雪侮霜欺香益烈,功德長留天地,卻身與云飛無際。”

     、輹x道恒《釋駁論》:“是以知三尊為眾生福田供養,自修己之功德耳。”

      2.宗教語。

      《大乘義章·十功德義三門分別》:“功謂功能,能破生死,能得涅槃,能度眾生,名之為功。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故云功德。”

      3.多泛指念佛、誦經、布施、放生等事。

     、佟南史·循吏傳·虞愿》:“陛下起此寺,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,佛若有知,當悲哭哀愍。罪高佛圖,有何功德!”

     、凇水滸傳》第六十回:“寨內揚起長幡,請附近寺院僧眾上山做功德,追薦晁天王。”

     、邸都t樓夢》第八八回:“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,是個‘暗九’,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。”

      4.指做好事、有益的事。

     、倜·何景明《與李空同論詩書》:“空同子功德我者厚矣!”

     、诿·胡應麟《詩藪外編·六朝》:“功德詞林,故自匪淺。”

    功德辨析

      不等同于利益

     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,不能將功德視同財物一般。

      《地藏菩薩本愿經》第十品:較量布施功德緣品,這個標題也可看出,功德不是緣起及所緣的果報,利益、錢、物是果報,在第十品中也說得分明,經中原文有“功德”“福利”“果”“報”這些詞,仔細看的話,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,不是果報,是什么?

      是善行!是布施、修寺、造像、抄經、放生等善行!標題的意思就是說:分別考量布施功德所緣的福利福報。

      功德的含義很廣,在此經第十品中,是布施行為的褒獎語,好比說:某人收復了失地,就稱為中興之功,功勞不是獎勵官職、財物等,功德也類似,功德不是獲得的福利、善報,功德能緣起福利、善報。

    其它概念

      【功德】《佛學大詞典》

      梵語guna。音譯作懼曩、麌曩、求那。意指功能福德。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。景德傳燈錄卷三有如下記載,梁武帝問于菩提達摩(大五一·二一九上):‘朕即位已來,造寺、寫經、度僧不可勝紀,有何功德?’師曰:‘并無功德。’

      蓋此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,雖有非實。所謂真功德,乃凈智妙圓、體自空寂,不求于世。往生論注卷上亦詳論虛偽、真實之二種功德。大乘義章卷九(大四四·六四九下):‘言功德,功謂功能,善有資潤福利之功,故名為功;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名為功德。’

      勝鬘寶窟卷上本(大三七·一一中):‘惡盡曰功,善滿稱德。又德者,得也;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’又功德之深廣喻為海,稱功德海(梵gun!a-sa^gara),其貴重如寶而謂功德寶(梵gun!a-ratna),其他尚有功德藏、功德聚、功德莊嚴、功德林等多種名稱!揪S摩義記卷一(慧遠)、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(吉藏)】(參閱‘利益’)

      【功德】《丁福保佛學大辭典》

     。ㄐg語)功者福利之功能,此功能為善行之德,故曰德。又,德者得也,修功有所得,故曰功德。大乘義章九曰:‘言功德,功謂功能,善有資潤福利之功,故名為功。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名為功德。’天臺仁王經疏上曰:‘施物名功,歸已曰德。’勝鬘經寶窟上本曰:‘惡盡言功,善滿曰德。又德者得也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’

      【功德】《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》

      功是指善行,德是指善心。又世人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,都叫功德。

      【功德】《六祖壇經

      見性是功。平等是德。念念無滯。常見本性真實妙用。名為功德。內心謙下是功。外行于禮是德。自性建立萬法是功。心體離念是德。不離自性是功。應用無染是德。若覓功德法身。但依此作。是真功德。若修功德之人。心即不輕。常行普敬。心常輕人。

      吾我不斷。即自無功。自性虛妄不實。即自無德。為吾我自大。常輕一切故。善知識。念念無間是功。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。自修身是德。善知識。功德須自性內見。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是以福德與功德別。

    污污网站线永久免费观看

    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