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

    如何皈依佛門?

    如何皈依佛門?

      在座的多數都已皈依,但我們的皈依是否如法呢?目前,教界有很多不如法的皈依現象,有些甚至簡化到發個皈依證而已。求受皈依者,往往既不了解皈依意義,亦不懂得相關注意事項,更不知皈依后如何深入修學。

      如何通過相關儀式獲得皈依體?其間又有哪些環節需要特別注意?若不能獲得皈依體,所謂的皈依不過種種善根而已,于修學并無多少實際幫助。

    一、生起皈依之心

    二、依法傳授皈依

    三、菩 提 信 物

    四、注 意 事 項

    一、生起皈依之心

      皈依,體現于對三寶完全的依賴、信服和追隨,惟有這樣,才能由此因緣步入佛道修行。這一認知源自對輪回苦和三寶功德的認識,這才是皈依的根本所在。

      近年來,隨著各地寺院的陸續恢復,佛教徒數量日益增加。但其中有多少是發心解脫、發心度眾生的呢?或是對佛教有朦朧的好感,或是尋找精神慰藉,或是祈求平安護佑,甚至還潛藏著某些投機心理,以為和佛菩薩拉上關系就可以為所欲為,不受懲罰,等等。這些皈依之因,正是多數人走入佛門的因緣。如果停留于此,皈依所能起到的作用將大打折扣。如何在此基礎上加深對皈依之因的認識,是修學的當務之急。否則,即使皈依了,也往往流于形式。

      不少人皈依后,也愿意參加各類佛教活動,也喜歡寺院的清凈氛圍,也認同佛法的種種道理。但這種喜歡和認同都不夠強烈,更不是唯一的。因為他們同時還喜歡紅塵的繁華,也認同世俗的標準。于是乎,過著有宗教情懷的世俗生活,并以此為樂。當然,懂得些佛法道理并運用于生活,總能起到相應的調心效果,而佛法本身也并不排斥世間法。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二者孰輕孰重,其中又以什么為究竟、唯一的皈依處。

      發誓皈依三寶的前提在于,通過憶念輪回苦和三寶功德,對三寶具足極大的信心。如果沒有將三寶視為唯一的救怙者,就需要重新審視皈依之因,并通過如理思維來加強。

      皈依,是以至誠懇切之心,發自肺腑地宣誓:我從此皈依三寶,以佛為皈依大師,法為正所皈依,僧為皈依助伴。對于修學者而言,三者缺一不可。就像病人為治療而遍訪名醫,然后確定一位醫生作為主治大夫,根據他所開的藥方接受治療。在此過程中,還需有人看護,引導我們按時吃藥,配合治療。皈依過程也與此相仿:佛為救治我們的醫王,法為對治疾病的藥物,僧為指導修行的師長。

      惟有對三寶生起真切皈依之心,我們才能從自我中心的狀態中走出來。生命是一大堆混亂情緒和錯誤觀念的綜合體,其中又以無明、我執為核心。無明為惑業之源,我執為煩惱之根,如果想從這種生命狀態中解脫出來,其難度遠勝于擺脫地球引力。惟有對三寶生起決定信解,將生命軸心由自我轉變為三寶,方能進入全新的生命軌道,就像火箭推動飛船進入太空。所以說,皈依心是推動生命素質提升的強勁動力。

    精彩推薦
    污污网站线永久免费观看

    1. <ins id="1lco5"><video id="1lco5"><var id="1lco5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  <ins id="1lco5"><option id="1lco5"><menu id="1lco5"></menu></option></in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