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利夫人是中印度迦毗羅衛城人,名黃頭,在父親死后,淪為看守末利園的婢女。有一天清晨,黃頭拿著早餐,要到末利園去,正巧遇見佛陀要到城中乞食,她一時動念,將...[閱讀全文]
從小就受玄奘大師佛法教育的中宗,有“佛光王”的法號,曾發愿出家修道。弘道元年(683年),高宗駕崩后,中宗即位,但不久就被武后廢掉。長安四年(704年),武后...[閱讀全文]
十一祖富那夜奢,也稱富那夜舍,古印度華氏國人,姓瞿曇。出生在一個篤信佛教的家庭,他的父親虔誠崇奉佛教,受其影響,他自幼熟讀經書,熟悉佛教理論及各種戒律。...[閱讀全文]
百善孝為先,佛教提倡孝道,以孝作為入菩薩道的開端。人在世間,要知道父母生養的恩德深如大海,重如泰山一般,更何況“萬善孝門入”。有孝心自然就會有愛心,有愛...[閱讀全文]
家庭不僅是個人成長的溫室,還是社會倫理道德的載體。無論人類發展進步到怎樣的程度,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都應當作為家庭倫理謹守的基本底線,F代人講民主、講平等...[閱讀全文]
《大智度論》有云:“在諸余罪中殺罪最重。諸功德中不殺第一。”佛教認為,生命由因緣和合而生,有因有緣才會相聚。殺生,一不慈悲,二違背因緣,結下惡緣,將來要...[閱讀全文]
從前,羅閱只城每到節日時總要進行各種競賽。當時國中有兩個著名的大力士,一個出生于婆羅門,另一個出生于剎帝利。這兩個大力士都來參加摔跤比賽。婆羅門力士看到...[閱讀全文]
接受教育,不僅是知識的學習,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。人性本善,遇到好的外緣,有智慧的教導,便能使善良的心性顯現。對于教育者而言,肯定每個人的本性及后天的修...[閱讀全文]
- [星云大師]什么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?
- [楞嚴經]宋代長水大師的《楞嚴經疏》
- [普洱茶]普洱熟茶是什么時候產生的?
- [禪宗公案]馬祖有哪些靈活方式啟發學人?
- [哲理故事]放低心態,才能吸納智慧
- [人物故事]第一夫人末利皇后得佛授記
- [佛與人生]送你一株四葉草
- [佛學常識]什么是三誓偈?
- [星云大師]如何體認緣起性空?
- [紅茶]紅茶是什么茶?
- [禪宗典藏]《參同契》是一本怎樣的禪學經典?
- [生活故事]一院的美麗與一村的菊香
- [哲理故事]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,事情就會還原
- [佛與人生]事來無所受,青天過浮云
- [佛學常識]什么是四第一偈?
- [星云大師]如何認識自性般若?
- [楞伽經]什么是“如來藏”?